研究院概况

一、基本情况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北京大学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单位。2016年7月10日,邓兴旺教授促成山东省政府、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北京大学三方在以色列签署共建研究院的备忘录,后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成为学术合作单位。2017年8月18日山东省政府和北京大学正式签订研究院共建协议,并于2018年6月15日启动研究院园区建设。2021年7月10日研究院正式搬入新院区,2022年1月5日获批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研究院配备有180个事业编制,实施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邓兴旺院士担任院长。

2021年7月5日以研究院为核心依托单位的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省实验室”)获批设立,省实验室以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和山东省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建成国家实验室预备队或国家实验室网络成员为目标,聚焦现代农业重大科学前沿问题,致力于解决“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前沿性、引领性、平台性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和创新策源地。


 1.jpg

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揭牌仪式


二、硬件建设

研究院占地300亩,目前已建成7.1万平米的房屋设施,包括科研综合楼、接待中心、会议中心、餐饮中心、高级专家公寓、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等,可容纳500人进行科研学习。配备透射电镜、全套质谱分析系统、共聚焦显微镜等先进仪器设备3391台(套),设备总值2.9亿多元。已建成10000平米大棚及1000多亩露天基地、61间人工气候室、5000平米智能温室、冷冻电镜室、质谱室、细胞间,并已投入使用。在潍坊市政府、峡山区管委会支持下,新增2万平米凤栖尚街项目两栋联体公寓楼作为办公科研及住宿空间、及如意山后近460亩农用地作为科研用地。


 2.jpg

研究院俯瞰图

       三、团队建设

研究院目前有各类人员465人,其中博士128人,硕士242人,已建成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和33个独立课题组,其中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9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0人,鸢都领军人才2人,鸢都学者3人。研究院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日后科研产出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在山东省、北京大学支持下,正积极与相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争取增加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名额,在引进人才的基础上做好育才工作,积极推动研究院科研工作的开展。


 3.jpg

开园仪式合影


四、科技创新与成果

研究院汇聚海内外英才、契合国家种业攻坚战的重大战略,在主粮育种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是在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原创性成果已经申报9项国际专利,其中2项已获得美国授权、1项获得俄罗斯授权;二是培育出抗除草剂玉米品种,并利用该玉米品种与大豆间作创新出一套新模式——一体化除草模式,在2021年的田间实验中取得了一亩地产出1亩玉米和0.81亩大豆产量的喜人成绩,如果大面积推广,有望扭转我国大豆与玉米依赖进口的状况;三是在小麦、大豆、花生、西瓜、爆裂玉米、番茄、辣椒、猕猴桃、文冠果作物和树种的种质创新和资源发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获得了一批重要性状基因资源,创建了一套处于国际前沿水平的应用于园艺作物的高效、精准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已申请专利保护、并与多家科研单位开展合作,西瓜EMS花粉突变库创制的发明专利已授权;四是在小麦抗病基因的挖掘克隆和转育方面,系统评估了一大批小麦种质资源,定位到了多个新型抗病基因,完成了三个抗锈病新基因的克隆,创制了数个小麦抗病新材料。五是在花生荚果发育重要性状基因的发掘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方面,利用多组学联合方法,挖掘到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多个关键基因,并利用基因型种质资源的遗传信息的差异,构建了数个聚合多种优异性状的杂交群体。累计在Nature genetics, Molecular Plant,Plant Cell等TOP期刊发表论文 65 篇,申请国外发明专利9项、国内发明专利30项,已授权国外发明专利3项、国内发明专利6项,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13个。

 

67.jpg

89.jpg

研究院科研成果实物展


五、平台建设

2022年,研究院/省实验室新增获批准建设潍坊市重点实验室3家,分别是“潍坊市大豆玉米分子设计育种与带状复合种植重点实验室”“潍坊市葡萄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潍坊市药食同源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截至目前依托研究院/省实验室在建市重点实验室增至5家。为有效培养青年科学家的科研积极性,针对性推动重要课题开展,设置院长基金项目10项;积极进行各类科技项目申报申请,主持及合作参与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5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

六、对外交流

研究院秉持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学术交流。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指示,从现代农业栽培、育种、抗病到智慧农业、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链式研讨、交流,为保持中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优势及拓展“三个模式”建设,提供战略咨询和前沿引领作用。2022年,研究院/省实验室先后主办及承办学术交流会5次,分别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研发专家座谈会、潍坊现代农业山东省实验室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暨成立一周年合作共享推进会、首届“花生生物技术青年论坛”、植物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研讨会、省实验室建设推进会;邀请农业领域院士专家来潍交流,举办学术讲座23次;专家学者外出学习交流,受邀参加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近百次;为引导培育青年科学家,举办内部学术交流“滨湖后浪论坛”21次;为提高行政服务水平,举办内部行政交流分享会10次。

七、未来发展规划

以小麦杂交育种技术为突破口,解决世界第一大主粮的“芯片”问题,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以满足人民美好健康生活为目标,聚焦农业新业态,培育果蔬新品种,解决我国种子攻坚战中的卡脖子问题;配合“三个模式”的战略发展定位,探索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互促共生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潍坊乃至山东及全国的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库支撑。在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合作的基础上,加大与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际知名大学的联合人才培养,争取5年内成为国内农业研究的高地,10年内成为国际领先的研究院。


 7.jpg

 

研究院东门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