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课题组和首届分子育种研修班(MBA)学员分享科研工作和研究方向
2022-07-20
2022年7月18日-19日晚,分子育种研修班(MBA)为研究院课题组和学员之间“牵线搭桥”, 请研究院多个课题组和首期MBA学员分享各课题组的研究内容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学员提供与研究院各平台/实验室更加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机会,院长助理邓云主持了此会议。
会上,研究院25位课题负责人或代表分别简要介绍了课题组的研究内容、成果、未来方向及应用前景。展示内容包括基础研究领域内的植物无缺口基因组组装、比较基因组学、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展多种作物种质创新、大田及经济作物稳定高效遗传转化技术、质谱分析技术、植物表观遗传机理、植物先天免疫、植物与环境互作等;
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如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水稻功能基因芯片,抗锈病小麦品种,耐盐碱大豆、花生品种培育,西瓜、玉米、辣椒、草莓等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新品种培育、基于人工智能的除杂草机械研发,健康食品创制等。
各课题组分别展现了在相关研究领域内的优势,陈时盛研究员在目前全球公布的30多个抗锈病基因克隆工作中,参与过其中6个基因的克隆,占比20%,体现了团队在锈病鉴定及基因克隆上的突出优势。作物育种平台构建的西瓜、南瓜育种群体及突变体库;罗晓实验室构建的大豆EMS诱变突变体库等,充分显示了研究院拥有的作物种质资源。在科研实力强劲的同时,硬件设施也不能落后,各课题组展示了研究院配备的基础设施及高端设备,包括超算平台,冷冻电镜、蛋白质质谱仪等高精尖设备,露地基地、种植大棚、智能温室等配套设施,为学员全方位展示了研究院目前开展的科学研究及未来发展前景。
会后学员与研究院各课题组代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洽谈合作意向。